知法懂法守法 做文明中学生
高一25班 胡修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知法懂法守法,做文明中学生”。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这也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今年的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本周也是第四个“宪法宣传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建党百年来的辉煌成就等。
算起来,从1986年党中央宣布全国普法开始,到今年,我国的普法工作已走过35个年头。通过全民普法这一伟大创举,将社会主义法治之树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它一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法律需求而发展。
在普法宣传的众多对象中, 广大中小学生群体位居榜首。
也许,我们以为法律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年满14周岁已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一旦受害者起诉,将根据情节轻重,最高刑期高达5年。
还比如,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居家时不能“高空抛物”,出行时不能“霸座”、未经他人许可不得使用他人名字做宣传广告,损害他人或公共物品要承担侵权责任,饲养动物损害他人安全要承担侵权责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要承担责任等等。
可见,法律不仅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尺,更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武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利用好第二课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作为学校,立德树人是根本,简单来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公民,其中知法、懂法、守法是最基本的条件,这也是一个人成人、成才、成功、成器的重要前提。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的不仅有国家层面的各种法律法规,也包括学校层面的各种规章制度。所以中学生应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纪校规就是守法的开始。
当然,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例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的秩序,上下楼梯做到安静有序,轻声慢走靠右行,尊重老师主动问好等。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团结合作。
要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以强欺弱,不戏弄他人,理智冷静地对待和处理问题,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求助,绝不可以意气用事,也不可以出言不逊,更不可拳脚相向。
要不断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要有正义感。在校发现问题时,及时向老师反映;在外发现问题时,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
要择友而交,善交益友,不交恶友。生活实践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并非空谈。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基础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一起走向未来。
同学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我们的一生中,法律既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法律宣传你我他,法制建设靠大家!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所以,我再次倡议,让我们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文明中学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审核:王娜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