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五年,但一个好的家长,足以改变孩子的人生。不要以为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家长先教好孩子,老师才能够锦上添花。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无论遇到多么卓越的教师,或是身处多么顶尖的学府,父母的陪伴与指导始终无可替代。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更是心灵的港湾。父母温暖的怀抱、智慧的指引和坚定的支持,构成了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父母持之以恒,老师方能锦上添花”,深刻地表达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两者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和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持之以恒,意味着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恒心和一致性。无论是培养孩子的品德、习惯,还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父母都需要持续不断地给予关注、引导和支持。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够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加自信和坚韧。
老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能够在父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这种提升作用的前提是父母已经为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和恒心,导致孩子在学习和品德上出现问题,那么即使老师再努力,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老师的“锦上添花”是在父母“持之以恒”的基础上进行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关系。父母需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和支持孩子的成长,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老师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培养出健康、优秀、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
父母肯负责,孩子易出色。优秀的学生,都有一对负责任的家长。也难怪有人感叹: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考试,不仅仅是卷面上的知识竞技,更是教育投入的比拼。投入的主角,是父母;比拼的场所,在家庭。很多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不是多聪明,而是从小在学习上一步步养成了好习惯,比如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不落课不掉队,自然随着一节一节的课程,并不用很大的努力就能跟上。这一点,除了老师,孩子的父母功不可没。
“学生就听老师的,你们一句话比我们十句都有效。”这是挂在家长嘴边的一句话。一些父母常常怕麻烦,图省事,把孩子交给学校,把问题推给老师。
老师虽然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也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习惯,但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遇见,合作才能共赢。家长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老师,老师的精力就会分散,孩子的教育就会受“牵连”。并且,有些事是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良好的习惯、读书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人格、长久的幸福感,是孩子在成长中必须具备的。这些,都需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一点点养成。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辈子都应该坚持做的事情。对于孩子的教育,最怕的就是“图省事”,更不能“怕麻烦”。世界上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麻烦,越耗费功夫。父母要比孩子更加努力,更加用心,才能用你的负责换来孩子的出色。
父母多严格,孩子多自律。远古记载:“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责牛。” 牛不好好耕地,舜为什么要鞭打自己,而不是鞭打牛呢? 因为牛走得不对,是人没有引导好,它自己是不知道的,但人知道该怎么引导它。 由此不难推出: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管教出来的。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任性的阶段。 可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父母教他规则,他就知进退,父母教他善良,他就懂人情,父母教他礼仪,他就识大体。 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不妥协、不包庇、不纵容,孩子就不会变得调皮、任性、刁钻。 教育孩子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一拖再拖,一旦过了“有效期”,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今天你对孩子严格管教,明天他才有实现理想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我爱着你,但是我绝对不会纵容你。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场现场直播,没有彩排,也不能重播。有些陪伴,一旦缺失,想弥补,再没有机会。有些教育,一旦错过,再后悔,也无法重来。趁孩子还小,我们未老,在孩子有限的成长内,用爱陪伴,与孩子一起成长。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