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滕州五中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笔耕专栏>内容详情

智慧育人,大爱教书

发布时间: 2018-09-21 09:00 发布单位: 滕州市第五中学 浏览量: 969 【公开】

作者:滕州五中语文组 张文霞

智慧育人,大爱教书

       ——我读《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我们都有一个梦想》

假期读了两本书,一本是《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另一本是《献给母亲的礼物——成功人士谈母亲》。两本书都让我受益匪浅。现在只谈一下前者。  

李老师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

他告诉学生,知识是他们自己可以学习的,在学校里学习做人是最重要的。李老师的座右铭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李老师善于进入学生独特而独特的心灵世界。他每天思考并探索的教育课题是“如何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丰满起来?”他为学生介绍巴金,“让巴金成为铸进学生心灵的丰碑”,他给学生朗读中篇小说《凤凰琴》,和学生共同走进主人公美好淳朴的内心世界……

他善于利用生活的细节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在节日来临时,他让学生写好贺卡,送给管理宿舍的老师,送给保卫科的老师,送给身边普通的劳动者。他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善良的情感,尊重普通劳动人民的情怀。

他希望他的学生不仅仅有丰富的情感,还应该有充实的思想。既能感动,又能思考;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在本书序言的结尾李老师说他的追求是“让教育有更多的思想含量”。

有一段话他是这样陈述的“我崇拜的学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首先是共和国的现代公民,而不是现代顺民更不是奴才。他们具有民主、自由、博爱、平等、宽容等现代意识,并把这一些意识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除了崇拜真理,他们不迷信任何权威;除了遵守法律和服从自己的良心,他们不屈从于任何强权的意志。作为普通公民,他们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并以自己每一天的努力,推动者中国的进步。”

 一点感想:想想我们自己和李老师从事着着相同的工作,但工作的境界却是如此的不同。我们往往急功近利,更注重知识的传授,成绩的提高;虽然我们也有思想教育,但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效果只是隔靴搔痒,走不进学生的内心,触动不了学生灵魂,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学生口服心不服,甚至误会老师、疏远老师。

李老师业务精湛,课上得有声有色、别具一格。

他会根据不同的文本选择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授课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李老师总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认知。上韩非子的《五蠹》时,他带学生团团围坐在操场的草坪上,像孔子一样谈话式教学。整堂课妙趣横生意兴盎然。

一点感想:这种课堂形式,我们语文老师只有羡慕的份!

李老师虚怀如谷,善于倾听学生意见和建议。

为此,他专门召开这样的主题班会,有奖征集意见,并且当场送书一本作为奖励。同学们看李老师是这样的诚意,就各抒己见,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甚至有些意见十分尖锐不留情面,但李老师仍然笑眯眯得听着,仔细的记录着。课后,他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后,挂在墙上让学生监督自己一一改正。

一点感想:这是怎样的胸襟气度,这是怎样的教育情怀?看看李老师的做法,想想自己面对学生的意见、建议,总是那么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尤其每年面对学生的评教,更是满腹委屈和牢骚,甚至给学生生气、发脾气,认为学生没良心、不懂事。与李老师相比,自己气量真是太小了、做人的境界真是太低了,距离师者的风范真是太远了。

李老师很重视课外阅读,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他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经常主动将书借阅给学生。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李老师开设了阅读课,让学生读书。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课堂给学生读《凤凰琴》等名著。他读得投入,学生听得动情。情深处,师生往往被书中情节感动,于是师生沉浸在书的世界。老师声音哽咽,学生也泪眼汪汪。师生在这美好的情感共鸣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境界。

李老师带班很有特色,他要把自己的班级打造成“爱心班级”“书香班级”“自治班级”。

在日常管理中,李老师向这三个目标努力。并在期末召开的家长会上,让学生们分别给这三个班级打分,看看大家做的如何。 在学期末李老师一改传统评三好生的做法,而是别出心裁地评选最具什么特点的同学。评选内容如下(结果略去):

进步最大的同学

最忠厚老实的同学

最稳重的同学

课堂上最活跃的同学

最文静的同学

最温和的同学

学习最好的同学

最乐于助人的同学

最有亲和力的同学

最坦诚的同学

最负责的同学

最爱提问的同学

最默默无闻的同学

最活泼的同学

歌唱最棒的同学

最单纯善良的同学

最大气的女同学

最大气的难同学

最天真纯洁的同学

最关心运动的同学

最开朗活泼的同学

最关心国际风云的同学

最全面发展的同学

最细心地同学

最正直的同学

最关心集体的同学

最爱问老师问题的同学

最爱发言的同学

最负责的班干部

最自信的同学

最有活力的同学

最有上进心的同学

上课最认真的同学

最文雅有礼的同学

知识面最广的同学

最受同学欢迎的同学

度量最大的同学

最值得敬佩的同学

体育最好的同学

口才最好的同学

最富有表演天赋的同学

最朴实的同学

最坚强的同学

最善良的同学

最热情地同学

最有个性的同学

最乐观的同学

最爱看课外书的同学

最会抓紧时间的同学

精神状态最好的同学

最亲切的同学

文章写得最好的同学

朗读最好的同学

性格最好的女同学

性格最好的男同学

人缘最好的同学

  我数了一下,全班共评出57个全班之最,而这个班只有37位同学,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份。这样,学生受表扬、受鼓励的面很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对学生成长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不仅如此,李老师还在家长会上阅读这些学生名单,让受表扬的学生和家长都感到荣耀,受到鼓舞。

一点感想:这样的评选形式恐怕我们一般想不到吧。教育的智慧真是无处不在!

李老师虚怀如谷,善于倾听学生意见和建议。

为此,他专门召开这样的主题班会,有奖征集意见,并且当场送书一本作为奖励。同学们看李老师是这样的诚意,就各抒己见,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甚至有些意见十分尖锐不留情面,但李老师仍然笑眯眯得听着,仔细的记录着。课后,他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后,挂在墙上让学生监督自己一一改正。

一点感想:这是怎样的胸襟气度,这是怎样的教育情怀?看看李老师的做法,想想自己面对学生的意见、建议,总是那么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尤其每年面对学生的评教,更是满腹委屈和牢骚,甚至给学生生气、发脾气,认为学生没良心、不懂事。与李老师相比,自己气量真是太小了、做人的境界真是太低了,距离师者的风范真是太远了。

李老师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真正做孩子的朋友。

为了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便于更多的了解学生,鼓励学生,李老师经常和学生一起就餐,有时就是李老师请客。师生一起边吃边谈,其乐融融。

李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写信。学生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告诉李老师,李老师也会抽出宝贵的时间给学生回信。每一次回信都是心与心的交流,灵与灵的碰撞。通过写信,李老师更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一点感想:以写信的形式沟通,恐怕一般老师没有做过吧。虽然辛苦一点,但效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好。

李老师童心未泯,像一个顽童,和学生打成一片。

他把自己完全融进班集体,把自己作为班级成员之一。和同学民主商议的班规他和学生一起遵守,违反了就接受惩罚。体育课上和学生一起运动,经常和学生一起打球、跳绳。有一次,他看到学生在跳绳,就毫不犹豫地跳进去,并且时不时扮鬼脸,逗引学生发笑。请看其中一个细节:

同学们问:李老师累不累呀?

“不…….!”虽然我累的气喘吁吁,可是我一边跳一边故意大声说:“唉,怎么……还不……累呀. ,……么还,……累呀!

一点感想:这样的情景在我们老师身上一般很难看到吧。这是多么宝贵的童心,多么可贵的平等意识!想来李老师当时40多岁了,大我年龄不少,可还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下校长和班主任的身份,与学生同运动共欢乐,真是可亲、可爱、可敬。自己何曾做得到呢?岁月的沧桑早已抹煞了我的激情,工作的单调早已麻木了我的心灵。我何时能重拾失落的童心?如何找回工作的激情?如何享受工作的快乐?在李老师这里也许能得到一点启发吧。

李老师是个有思想、敢创新的人。

他不回避教育应该有惩罚(不是体罚),敢于质疑“第十名现象”。改进写评语的形式、语气和内容,写符合学生个性和心灵发展的对话式评语。这种评语没有板起面孔的生硬说教,有的是和风细雨的谆谆教导;没有千篇一律千面一腔的标签定论,有的是符合学生个性的魅力展示。方寸之间是心灵对话的天地,灵魂碰撞的舞台。这样的评语拉近了师生关系,温暖了师生情怀。

一点感想:班主任每每为学生评语而发愁,李老师写评语也许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范例吧。

尾声:放下书,再次端详该书的封面。李老师亲切、温和、慈爱的面容再一次映入眼帘,我再次感受到李老师平凡外表下一颗对教育的赤子衷心,一腔火热的教育情怀。这值得我用功、用心来学习一生。

引文摘抄

一、傅雷译序: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二、泰戈尔的一句诗:“真理之川从错误之渠中流过。

三、          有一个梦想叫英山     刘醒龙

想不尽田间与山间,
念不完乡间和民间,
凝烟含碧风轻云淡,
送不走的太阳上山下山,
问乌云桃花哪在后哪个在前?
青梅竹马常常回,
童年的新娘去不还……
燕子红,胭脂瓣,
香茶香,泉水泉,
有一个梦想叫英山!
想不尽田间与山间,
念不完乡间和民间,
雾动山移秋浓春浅,
留不住的月亮又缺又圆,
问东河西河谁流急谁流得缓?
乡情乡音岁岁深,
父老的辛勤年复年……
羊角吹,白马奋,
鸡鸣近,天堂远,
有一个梦想叫英山!

     以上是著名作家刘醒龙先生的一首抒情诗,深情的咏唱表达了作者对英山无比的热爱与思念。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技术运营支持: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3     举报邮箱:jubao@asredu.com
版权所有:山东省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Copyright© 2023 tzjtzy.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24170号-1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